為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校際合作,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推動基礎教育改革創新發展。2025年10月9日,澳門中華總商會附設青洲中學張捷校長、廖玉光副校長、董自倫主任以及語文科教師一行赴珠海市斗門區實驗中學,開展學習交流活動。老師們通過參觀校園、課堂觀摩及教學研討等多種形式,深入探討語文教學創新與審美教育的融合路徑。
兩校首先就辦學理念與課程建設進行分享。實驗中學李國棟書記介紹该校在校園文化與學生發展方面的成果,張捷校長則闡述我校教學特色與發展方向,並向實驗中學李書記贈予紀念品,以期兩校未來持續深化合作,共築教育交流橋樑。
隨後,我校教師團隊參觀了特色沙畫教室。沙畫藝術作為該校美育課程的一個部分,以動態創作與情感表達相結合的方式,以豐富的想象配合燈光的烘托,完美呈現實驗中學學生的創造力與較高的審美素養,參訪老師印象深刻,頗受啟發,為語文教學的創新嘗試打開了新思路。接著在課堂觀摩環節,我校教師分別觀看了初二年級單元寫景作文評講課與初一年級《詠雪》古文賞析課。在初二年級寫景作文評講課上,談登芳老師以學生的作文案例為依託,運用量化的指標,通過“教師點評—範文賞評—學生自評”的教學設計,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掌握景物描寫的層次與技法。而在初一年級《詠雪》古文教學中,李東華老師以問題驅動引領課堂,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涵。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發言精彩紛呈,充分展現了教師深厚的教學功力。兩節課堂均體現了實驗中學「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展示了教師清晰的思路、流暢的過程、扎實的教學功底,為探索更高效的語文教學模式指明了一條卓有成效的實踐方向。
最後,兩校教師聚焦“四位一體單元整體教學”開展專題研討。斗門區實驗中學語文課組長刁永紅老師系統闡釋了該模式如何有機整合“單元導語、課後練習、單元寫作、閱讀綜合實踐”四大要素,以構建層次分明、系統高效的單元教學體系。這一創新實踐為我校探索大單元教學提供了嶄新的視角與可行的路徑,更為澳門語文課程的大單元教學提供了寶貴的範例與清晰的改革思路。
本次交流既是一次寶貴的學習之旅,更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啓迪。此行取得的寶貴收穫,不僅在於強化了兩校的教育協作,更在於為語文教學與美育的深度融合開拓了視野,這些經驗將為我校語文教學的創新發展提供重要借鑒。兩校一致表示,將持續推動教師互訪、資源共享與課題共研,共同推進大灣區教學改革與創新發展。
